涉嫌破坏波罗的海电缆的俄罗斯油轮疑装有间谍设备
一艘与俄罗斯有关联的油轮因涉嫌破坏波罗的海海底电缆,被芬兰当局扣押并拖入港口进行调查。据悉,该船可能配备间谍设备,用于监控北约的海上和航空活动,引发国际关注。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近日,芬兰当局登上了“Eagle S”号油轮,这艘注册于库克群岛的船只被怀疑在圣诞节当天故意拖曳锚链破坏了波罗的海的Estlink 2海底电缆。该电缆负责为爱沙尼亚提供电力支持。
芬兰海岸警卫队一位官员表示,已将“Eagle S”号拖至芬兰水域进行详细检查。初步调查显示,该船搭载了特殊的发射和接收设备,可以监控所有北约的海军舰艇和飞机活动。据航运杂志《劳埃德船舶日报》报道,这些设备可能用于搜集北约舰船的频率数据。
一名匿名消息人士透露,船上发现了大量便携式设备箱及多台配备土耳其语和俄语键盘的笔记本电脑,暗示相关人员可能知晓船只从事的间谍活动,但受到威胁保持沉默。此外,这艘船据称还在英吉利海峡投放“传感器设备”,将收集的数据带回俄罗斯进行分析。
赫尔辛基警方声明称,“Eagle S”号被转移至芬兰Kilpilahti港附近的Svartbeck内港锚地,以便进一步调查。这一事件加剧了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安全警惕。自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波罗的海地区频繁发生电缆、通信线路和天然气管道遭破坏的事件,上月瑞典水域内也有两条通信电缆被切断。
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对此表示,北约将加强该地区的存在以应对潜在威胁。与此同时,爱沙尼亚部署海军保护仍在运行的Estlink 1海底电缆。
芬兰海关服务部门怀疑“鹰S”号属于一支“影子船队”,这些老旧油轮用于规避对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制裁。对此,克里姆林宫否认与波罗的海基础设施破坏事件有关,并对芬兰扣押该船表现出轻描淡写的态度。
此次Estlink 2电缆受损事件,是继11月17日瑞典哥特兰岛和立陶宛之间的Arelion数据电缆,以及芬兰赫尔辛基和德国罗斯托克港之间的C-Lion 1电缆被切断后的又一重大事故。
德国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博克形容这些事件为“警钟”,呼吁欧盟针对俄罗斯“影子船队”实施新一轮制裁。她指出,“几乎每个月都有船只破坏波罗的海的重要海底电缆,这一行为必须受到严厉追责。”
俄罗斯方面则提出可能派遣海军护送俄罗斯商船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但此举或将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美国助理国务卿吉姆·奥布赖恩表示,美国对海底电缆破坏事件深感关切,并强调必须追究肇事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