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报告:800万青少年阅读计算能力不足

【纬度新闻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周三(5月14日)发布最新报告,揭示新冠疫情对全球最富裕国家儿童的深远影响。报告指出,疫情不仅加剧了儿童学业表现下滑、肥胖率上升及心理健康恶化的趋势,还使多年来在儿童福祉领域取得的成就变得“日益脆弱”。联合国儿基会敦促各国政府优先关注弱势群体需求,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儿童教育与发展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学业滑坡:800万青少年难以完成基本阅读和计算
报告通过比较2018年至2022年的数据,详细分析了疫情对儿童教育的冲击。由于大规模学校停课和远程学习的普及,高收入国家儿童的阅读与数学能力显著下降,学业进度普遍落后7至12个月。在43个国家中,约800万15岁青少年被评估为缺乏基本的识字和计算能力,无法理解或应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文字和数字信息。这一问题在贫困家庭儿童中尤为突出,凸显了教育不平等的长期挑战。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双重危机
疫情期间,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32个可获取数据的国家中,14个国家的儿童对生活的满意度显著下降,青少年自杀率下降的长期趋势也出现停滞。同时,5至19岁儿童的超重和肥胖比例持续上升,社会经济条件较差的儿童在心理和生理健康方面面临更大风险。
儿童福祉排名:荷兰领先,墨西哥垫底
报告对儿童发展环境进行了综合排名,荷兰、丹麦和法国位列前三,被认为是儿童成长的最佳环境,而墨西哥、土耳其和智利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及技能指标上排名靠后。联合国儿基会因诺琴蒂研究中心主任尼伦德表示:“研究描绘了一幅令人忧虑的全球儿童福祉图景,富裕国家的儿童福祉成果正变得越来越脆弱。”
呼吁综合应对,优先保障儿童需求
尼伦德呼吁各国政府采取“协调一致且全面”的措施,从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入手,系统性解决教育、健康和社会保护领域的挑战。他强调,儿童应被置于政策核心,确保其需求得到优先响应。此外,报告建议加强儿童和青少年的参与度,让他们的声音在公共决策中被听见,以提升其主动性和社会融入感。
联合国儿基会警告,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疫情对儿童福祉的长期影响可能进一步扩大,威胁全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政府需立即行动,加大对教育公平、心理健康支持及儿童健康领域的投入,为下一代创造更具韧性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