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宣布终止与中企25年石油开采合同

【纬度新闻网】据阿富汗媒体报道,塔利班当局的阿富汗矿业石油部宣布,终止与新疆中亚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亚石油,当地名称为Afchin)于2023年签署的为期25年的阿姆河盆地石油开采合同。这是塔利班2021年重新掌权后,与外国公司签署的首项大型公共商品开采协议的意外终结。

阿富汗矿业石油部发言人侯马雍(Homayoun Afghan)周二(6月17日)表示,终止合同的决定基于一个部际联合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该委员会发现中亚石油“多次忽视合同执行问题,未能履行协议”。具体原因包括:未按协议规定投资(首年承诺1.5亿美元,三年共5.4亿美元)、指定油井的钻探和勘探工作存在缺陷、缺乏必要担保、未优先雇用阿富汗本地员工,以及在社会、环境和能力建设责任方面存在疏忽。

侯马雍强调,终止决定由主管经济事务副总理办公室建议,并获总理办公室批准。然而,塔利班当局尚未公开详细的违规证据,仅表示已邀请国际咨询公司审查合同的法律和财务文件,并对项目区域进行技术评估,以吸引新的合作伙伴。

该合同涉及阿富汗北部萨尔普勒、朱兹詹和法里亚布三省,总面积4500平方公里的阿姆河盆地,估计原油储量高达8700万桶。合同要求中亚石油在阿富汗境内建设炼油厂并禁止原油出口,以满足国内需求。塔利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Zabihullah Mujahid)曾证实,协议包含“一年未履约则自动终止”的条款,为此次决定提供了法律依据。

经济分析师穆罕默德-纳比(Mohammad Nabi Afghan)指出,阿富汗迫切需要石油资源开发以提振经济,但中亚石油未按承诺投资直接影响了项目进展,“对急需财政收入的阿富汗不利”。他建议政府在未来合同中加强审查,避免类似问题。另一位专家阿卜杜勒-加法尔(Abdul Ghafar Nezami)则表示,阿富汗历史上多份合同因缺乏协调和权利保障而失败,凸显了完善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外界分析认为,合同终止可能与阿富汗国内政治压力及国际局势变化有关。塔利班执政基础尚未稳固,国内反对势力可能利用合同争议指责其“卖国”,迫使塔利班采取强硬立场以平息舆论。此外,欧盟近期承诺向阿富汗提供1.61亿欧元(约1.8亿美元)人道主义援助,美国解除对塔利班内政部长的悬赏,巴基斯坦放宽对阿富汗贸易限制,均被解读为塔利班在国际外交上寻求多元化的信号。

中亚石油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其在阿富汗的项目失败可能对中企海外投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阿富汗的能源合作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分析人士指出,合同要求建设炼油厂及禁止原油出口可能因技术和经济可行性问题导致执行困难,中企需在未来投资中加强风险评估、完善项目规划,并更注重社会与环境责任的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