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拒签AI全球声明,批评欧洲过度监管并警告中国

【纬度新闻网】周二(2月11日),在巴黎举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美国拒绝签署一项旨在促进“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人工智能(AI)全球声明。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在会上表示,欧洲的AI监管过度可能扼杀行业创新,并警告中国不要利用AI加强对国内外的控制。
这是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首次参与全球AI治理会议,而万斯的发言延续了新政府一贯的对抗性风格。
本次峰会为期两天,吸引了约100个国家的1,500名代表参会。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在会上警告称,AI技术的强大力量正集中在少数国家和企业手中,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正在被甩在后面。他强调,AI知识的垄断可能加剧全球地缘政治分裂。
然而,与会国家在AI治理和监管上的分歧十分明显。支持AI产业发展的美国认为过度监管会抑制创新,而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则主张建立全球规则,以确保AI的可持续发展。
万斯在演讲中警告道:“过度监管可能在AI行业刚刚起步时,就扼杀这一变革性产业。”他呼吁欧洲展现“乐观而非恐惧”的态度,并强调:“如果创新者因监管障碍而不敢冒险,那么这场新的工业革命——可与蒸汽机时代相媲美的变革——将无从谈起。”
与万斯的观点相对,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随后发表的讲话中强调,全球治理规则是AI健康发展的基础,并认为创新与监管应同步推进。
万斯的演讲不仅批评了欧洲的AI监管,还对中国的AI发展提出警告。他表示:“专制政权正试图利用AI进一步控制国内外民众,与他们合作就等于让本国的科技基础设施被一个渴望渗透的极权主子所掌控。”
他的言论被普遍解读为对中国的直接指责。万斯还批评“由专制国家提供的廉价技术”,暗指中国出口的监控设备、人脸识别系统和5G基础设施。
在美国的立场上,英国选择了支持。尽管英国没有直接反对欧洲的监管方式,但其也未签署该AI声明,显示出对华盛顿的外交考量。
尽管美国缺席,但包括中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最终签署了该AI全球声明。该声明承诺促进AI的可及性,并确保AI的开放性、包容性、透明性、伦理性、安全性和可信性。它还强调AI应有助于保护人权、性别平等、语言多样性、消费者权益和知识产权。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代表北京出席峰会,并表示中国愿与各国共同维护AI安全,推动技术成果共享,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签署立场一度令人意外,尤其是在涉及人权议题上,北京通常持更加审慎的态度。
特朗普政府未具体说明拒签声明的理由,但声明中的“多样性”“性别平等”和“可持续性”等主题,均与该政府过去批评的政策方向相悖。
与此同时,欧盟一方面希望加强AI监管以确保安全,另一方面也在努力保持全球竞争力。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透露,欧洲的“InvestAI”计划已吸引约2,000亿欧元(约2,070亿美元)投资,其中包括20亿欧元专用于AI超级工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