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逝世30周年:珍贵手稿及遗物捐赠香港都会大学

张爱玲
张爱玲

【纬度新闻网】今年是著名华人作家张爱玲逝世30周年,其遗产执行人宋以朗近日向香港都会大学捐赠数千件张爱玲的手稿及遗物。香港都会大学于2月12日举行捐赠仪式,并宣布将永久收藏这批文物,以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及数字人文创新发展。

此次捐赠的文物涵盖张爱玲的作品手稿、个人照片、书信等,构成华语世界规模最大的张爱玲展览馆藏。其中包括她与挚友宋淇、宋邝文美夫妇往来的六七百封书信,字数达数十万,部分文物更是首次曝光。这些珍贵史料详尽呈现了张爱玲的创作历程和人生轨迹,同时也反映了她对华语文学的深远影响。在捐赠仪式上,《重访边城》等手稿率先展出,吸引了众多文学界人士关注。

为了更好地保育、研究和传承这些文物,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与该校图书馆此前已成立研究团队,采用数字人文研究方式,建立档案文献资料库和数字影像典藏。此外,图书馆还将设立“张爱玲特藏”及“宋淇、宋邝文美特藏”两个展览,未来计划向公众开放。

据悉,张爱玲1952年自上海前往香港,期间结识宋淇夫妇,并与他们保持了数十年的书信往来。1995年张爱玲去世后,其遗产由宋氏夫妇继承,后由宋以朗负责整理出版《少帅》《小团圆》等未发表作品。

宋以朗在捐赠仪式上表示,他与家人的最大心愿是让这些珍贵文物得到妥善保存,并为研究与推广提供助力,使更多人能够多角度了解张爱玲及宋氏夫妇的文学成就,进一步提升社会对华语文学的兴趣和认知。

香港都会大学校董会主席黄天祥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捐赠为香港学术界和文化产业提供了宝贵资源,学校将充分利用这些文化珍藏,通过研究、展览及数字人文创新等方式,让学界及公众近距离感受张爱玲文学作品的魅力。该校校长林群声则表示,这批文化遗产的加入将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注入新动力,并促进跨学科、跨机构、跨地域的合作与文化传承。

此次捐赠不仅丰富了香港都会大学的馆藏资源,也为全球华语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料。在张爱玲逝世30周年之际,这批文物的公开展示无疑为纪念这位文学大师提供了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