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纬度新闻网】中国商务部与中国海关总署4月4日发布公告,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并自发布之日起正式生效。
公告指出,此举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对钐、钆、铽、镝等具有军民两用属性的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此前,中国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规定,国家对两用物项出口实行许可制度,并由商务主管部门建立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风险管理制度,加强相关管理。本次管制物项除新增的7类中重稀土外,还包括今年2月公布的钨、碲、铋、钼、铟等相关物项。
中国是全球稀土生产和供应的主导者。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4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近70%,2020年至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占其总进口量的70%,其余主要来自马来西亚(13%)和日本(6%)。中国是唯一能产出全部17种稀土元素的国家,尤其在重稀土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主要出口对象包括日本、美国和韩国。
此次出口管制覆盖范围较广,不仅包括上游氧化物及金属产品,还涵盖下游合金、靶材、钕铁硼磁材(含镝、铽)、钐钴永磁等应用产品。分析认为,海外中重稀土可能面临短缺,内外价差拉大,或推高国内稀土价格,类似锑、铋等金属此前的上涨行情。以锑为例,自2024年9月15日实施出口管制以来,至4月3日国内锑锭价格已上涨59.4%,达25.5万元/吨。
2025年以来,稀土产品基本面和价格有所回暖。上海钢联数据显示,氧化镝价格在1605至1740元/千克间波动,氧化钆、氧化钇、氧化铽价格自年初小幅上涨,4月3日分别报16.9万元/吨、5.15万元/吨、6630元/千克。分析指出,出口管制可能导致国内部分中重稀土库存增加,企业或减产,但长期看,中重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其供应将受到高度管控,相关企业有望获政策支持。
中国稀土集团是中重稀土领域的核心企业。2024年全国离子型(中重稀土)开采指标19150吨,全部由该集团获得。其旗下广晟有色掌控广东丰富的中重稀土资源,稀土储量近12万吨。北方稀土则以轻稀土为主,其白云鄂博矿中重稀土储量约660万吨,超过南方七省总和,并计划完善中重稀土生产线。盛和资源在四川和江西拥有冶炼分离基地,2024年上半年生产稀土氧化物超1.4万吨。厦门钨业则拥有完整稀土产业链,2023年生产稀土氧化物4088吨、磁性材料7620吨。
业内人士认为,出口管制或带动中重稀土价格上涨,长期政策支持将为价格中枢提供支撑,产业链龙头企业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