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阿巴斯港爆炸致40人死亡千人受伤

【纬度新闻网】当地时间4月26日,伊朗南部最大港口城市阿巴斯港(Bandar Abbas)的沙希德·拉贾伊港(Shahid Rajaee)发生大规模爆炸,造成至少40人死亡,逾1000人受伤,其中190人仍需住院治疗。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援引伊朗红新月会负责人皮尔·侯赛因·科利万德(Pir Hossein Kolivand)消息,此次爆炸疑与港口集装箱区域的化学物质起火有关,但具体原因尚未明确,引发外界对可能涉及导弹推进剂化学品的高度关注。
根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Fars News Agency)发布的监控视频,爆炸前港口集装箱区域出现小规模火情,工人迅速撤离现场,随后一场剧烈的爆炸中断了视频信号。目击者描述,爆炸发生时伴随着巨大的火球和浓重的黑烟,冲击波震碎了数公里外的窗户,甚至在50公里外的地区也能感受到震动。爆炸引发多处火点,港口内其他集装箱也发生连锁爆炸,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伊朗紧急救援部门迅速展开行动,动用直升机和飞机从空中倾倒海水灭火。截至周日下午,伊朗国家媒体报道,约80%的火势已得到控制,救援人员希望在周日傍晚前完全扑灭大火。伊朗红新月会与消防部门协同作战,将部分重伤者转移至首都德黑兰接受治疗。
伊朗内政部长埃斯坎达尔·莫梅尼(Eskandar Momeni)在国家电视台接受采访时确认了最新的伤亡数据,并表示爆炸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由于爆炸释放出氨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有毒化学物质,伊朗卫生部宣布霍尔木兹甘省进入公共健康紧急状态,敦促居民留在室内。阿巴斯港附近的所有学校和办公室于周日关闭,以集中资源应对紧急情况。
沙希德·拉贾伊港是伊朗最大的商业港口,年处理货物8000万吨,占全国港口吞吐量的三分之一,也是全球石油运输的关键节点,约五分之一的石油产量经由此港运输。爆炸导致港口部分区域暂停运营,集装箱货物严重受损,周边建筑和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伊朗海关总署表示,爆炸由“危险化学品库存”引发,但未透露具体细节。
伊朗官方对爆炸原因保持谨慎,仅表示可能是化学物质处理不当所致,否认与石油设施或蓄意攻击有关。然而,私营海事风险咨询公司Ambrey Intelligence透露,爆炸可能与3月伊朗从中国进口的一批高氯酸钠(sodium perchlorate)有关,该化学品是制造弹道导弹固体推进剂的主要成分。据《金融时报》此前报道,两艘伊朗船只于2024年底从中国运送了1000吨高氯酸钠,旨在补充伊朗在2024年对以色列导弹袭击后耗尽的库存。
《纽约时报》援引一名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关系密切的匿名人士称,爆炸确由高氯酸钠引发,但伊朗国防部否认港口存储军用物资,坚称爆炸与军事活动无关。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爆炸前现场冒出橙黄色火焰和棕红色烟雾,部分分析人士指出,这与硝酸铵燃烧的特征相似,但也不排除高氯酸钠或其他化学品的存在。
爆炸发生时,伊朗正与美国在阿曼进行第三轮核谈判,讨论德黑兰核计划的限制及制裁缓解问题。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希(Abbas Araghchi)此前表示,安全部门对潜在的破坏和暗杀行动保持高度警惕,但未将爆炸直接归咎于外部攻击。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周日亲赴阿巴斯港视察灾情,并下令成立调查组彻查爆炸原因。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迅速做出反应,派遣多架紧急救援飞机赴阿巴斯港协助灭火和救援工作,凸显俄伊在危机时刻的密切合作。据伊朗国家通讯社(IRNA)报道,俄罗斯救援物资和医疗团队已抵达现场。国际社会对爆炸表达关切,联合国呼吁伊朗尽快查明原因并确保港口安全。
爆炸发生后,阿巴斯港附近原定举行的当地节庆活动转为悼念仪式,居民为遇难者祈祷并为伤者募捐。然而,公众对港口安全管理漏洞的愤怒日益高涨。《BBC》报道称,当地民众质疑为何危险化学品长期存放在繁忙的商业港口,特别是在2020年贝鲁特港爆炸造成200多人死亡后,伊朗未能吸取教训。分析人士指出,伊朗近年多次发生炼油厂火灾、煤矿爆炸等事故,暴露出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的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