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俄“大规模制裁”威胁受阻

英国、法国、德国、波兰、乌克兰领导人
2025年5月10日,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及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齐聚乌克兰首都基辅,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一起。

【纬度新闻网】据路透社报道,欧洲领导人威胁若俄罗斯总统普京不接受乌克兰30天停火要求,将对俄实施“大规模”制裁,但此举面临重大政治障碍,且需美国支持方能成功。

5月10日,英国、法国、德国和波兰领导人在基辅宣布,若俄罗斯数日内不响应停火呼吁,将对其实施新的惩罚性措施。然而,普京未受影响,反而提议于5月15日在伊斯坦布尔与乌克兰直接谈判。美国总统特朗普支持这一提议,削弱了欧洲领导人展示特朗普坚定支持其制裁威胁的努力。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周二重申威胁,称“若本周无实质进展,我们希望在欧洲层面共同推动制裁显著收紧”,目标包括能源和金融市场等领域。法国外长让-诺埃尔·巴罗周一表示,已要求欧盟委员会在这些领域提出新制裁方案。

然而,外交人士指出,欧盟自乌克兰战争以来已对俄实施16轮制裁,要在27个成员国间达成一致通过重大新措施愈发困难。匈牙利因与俄罗斯关系密切,多次阻挠或弱化对俄重大制裁。外交人士称,只有特朗普政府的压力可能促使匈牙利改变立场,但目前尚无迹象显示美方有此意向。

一些欧洲官员表示正与华盛顿协调可能的进一步制裁,但特朗普是否愿与欧洲联手尚不明朗。欧盟特使计划于周三通过第17轮制裁方案,主要针对俄罗斯的“影子舰队”,并结合化学武器、人权及俄罗斯混合威胁的相关措施。这些措施因目标较小而较易通过,此前针对俄罗斯天然气和核能领域的尝试屡屡受阻。

部分官员重提降低七国集团(G7)设定的俄罗斯石油60美元价格上限的建议,但这需美国支持。过去两年,尽管G7承诺定期审查价格上限,实际未有调整。

外交人士警告,领导人强硬言辞若无实际行动跟进,可能损害欧盟信誉。一位外交官表示:“制裁作为压力杠杆应保留在谈判桌上,但明知难以实现却发出最后通牒,显得不严肃。”另一高级欧洲官员指出:“显然,俄罗斯可能将此视为虚张声势。”

欧盟内部对大规模制裁缺乏共识,当前甚至连基本制裁方案的通过都面临挑战,凸显其在对俄政策上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