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达成贸易协议框架:中国供应稀土与磁铁,美国开放高校招生

中美两国代表在英国伦敦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会议
2025年6月9日,中美两国代表在英国伦敦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会议。(图源:新华社)

【纬度新闻网】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三(6月11日)宣布,中美两国已达成贸易协议框架,中国将向美国供应磁铁和稀土矿物,美国则允许中国学生进入其高校学习。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上表示:“我们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总计55%的关税,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双方关系非常好!”他强调,该协议尚待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最终批准。

据白宫官员透露,该协议允许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55%的综合关税,包括10%的“对等”基础关税、20%针对芬太尼贩运的关税,以及25%的既有关税延续。中国则对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征收10%的关税。特朗普表示,中国将“提前供应全部磁铁及必要的稀土矿物”,而美国将履行协议承诺,包括允许中国学生进入美国高校和大学。他补充道:“这对我来说一直没问题!”

6月10日,中美官员在伦敦结束为期两天的密集谈判,达成框架协议,旨在恢复贸易休战并取消中国对稀土等关键矿物的出口限制。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对记者表示,该框架为上月在日内瓦达成的缓解双边报复性关税的协议“增添了实质内容”。日内瓦协议因中国对关键矿物实施出口限制而受阻,特朗普政府随后以限制半导体设计软件、飞机等商品对华出口作为回应。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近年来引发全球市场动荡,导致主要港口拥堵、供应链混乱,企业因销售损失和成本上升损失数百亿美元。稀土矿物作为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和国防工业的关键原材料,其供应问题备受关注。中国是全球稀土主要生产国,占全球供应量的约70%。2023年,中国对镓、锗等稀土元素实施出口限制,引发美国及其盟友的担忧。

此次协议的达成被视为缓解中美贸易紧张关系的重要一步,但分析人士指出,双方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等核心问题上的分歧仍未解决,贸易争端的长期解决方案尚不明朗。此外,美国国内对开放中国学生进入高校的决定存在争议,部分人士担心安全风险,而支持者则认为此举有助于教育交流与经济利益。

协议消息公布后,全球市场反应谨慎,投资者关注协议的具体执行细节及其对供应链的长期影响。专家表示,稀土供应的稳定将利好美国清洁能源和国防产业,但高关税可能继续推高消费者成本,影响全球贸易格局。

特朗普强调,该协议将促进中美“互利合作”,并表示期待与中国领导人进一步沟通以敲定细节。未来,中美能否在框架基础上深化合作,解决结构性矛盾,将对全球经济稳定产生深远影响。国际社会呼吁双方通过对话巩固成果,避免重回高强度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