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整治违规吃喝莫误伤民生烟火
【纬度新闻网】中共党媒《人民日报》近日刊文指出,各地深入推进违规吃喝专项整治,旨在根治权力寻租、公款滥用等顽疾,是正风肃纪的必然之举。然而,部分地区在执行中“层层加码”,将“禁止违规吃喝”简单化为“禁止一切吃喝”,不仅让商家生意受损,也让民生烟火黯淡。这种形式主义的变种实属懒政,亟需正本清源。
文章强调,整治违规吃喝的目的在于遏制腐败、加强党风建设,而非扼杀正常餐饮消费。违规吃喝往往隐藏权力寻租与利益输送,是“四风”问题滋生、腐败萌发的温床。党中央自八项规定切入,以“小切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大成效”,管住少数人的“嘴”,赢得亿万百姓的“心”。但错误论调如“不吃不喝,经济不活”或“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必须坚决驳斥,党的纪律绝无“松绑”空间,违规吃喝侵蚀公共信任、破坏政治生态,必须“零容忍”连根拔除。
正常餐饮消费是民生的底色、经济的脉搏。2024年,中国餐饮业收入突破5.5万亿元,支撑超3000万从业者的生计。从街头小店到家庭聚会,餐饮是生活日常与市场活力的体现。整治虽可能影响依赖“舌尖上的腐败”兴盛的餐厅,但这正是行业回归品质服务、重塑健康生态的契机。
然而,部分地方将精准“手术刀”挥成了“乱舞的大锤”,凡聚餐必审查、凡宴请必干预,甚至普通党员干部自费小聚也战战兢兢。网络信息显示,近期某地因“一碗面”罚款、普通聚会被过度追责的现象引发热议,网友批评这种“一刀切”做法让餐馆客流锐减,影响服务员收入、养殖户订单及供应链循环,最终损害普通劳动者利益。
文章呼吁,整治需精准施策,划清“红线”“绿灯”和“尺度”。“红线”锁定公款奢靡宴请、利益勾兑的酒桌交易,露头就打;“绿灯”保障自费家宴、合规商务餐叙,守护亲友小聚的人间烟火;“尺度”明确行为边界,严管不等于管死,纪律针对权力异化的贪腐病灶,而非个人私域的正常人情。即便个人宴请,也应守住“小酌怡情、不误正事”的分寸。
各地在执行中应严格区分违规吃喝与正当餐饮需求,既坚持“腐败零容忍”的铁规矩,又守护“烟火不熄”的民生线。对公款吃喝、餐饮浪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歪风陋习,露头就打、反复敲打;同时为正常消费亮绿灯,让百姓品尝美食、城市焕发烟火气、人情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