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省市持续暴雨引发洪灾,贵州超八万人紧急撤离

贵州省榕江县城被洪水淹没
2025年6月24日,贵州省榕江县城被洪水淹没。(图源:人民网无人机照片)

【纬度新闻网】中国近期遭遇极端天气双重考验,北方多地高温热浪持续,而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地连日暴雨导致洪水泛滥,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数万人被迫紧急撤离。气象部门警告,降雨叠加效应及次生灾害风险需高度警惕。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与从江县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遭遇30年来最大洪水。截至6月24日下午,逾8万人被紧急撤离。新闻画面显示,救援人员在及膝的浑浊洪水中划船转移受困居民,并利用无人机为偏远地区运送大米等生活物资。榕江县一处河流流量激增至每秒1.18万立方米,相当于近五个奥运标准泳池,洪水规模罕见。

截至6月25日,榕江洪水逐渐退去,当地政府全力推进排涝清淤,抓紧抢修电力、供水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受灾居民的安置工作也在有序进行,部分地区已恢复基本生活秩序。

中国中央气象台6月25日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橙色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及黄色山洪灾害预警,预计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地区降雨量可达150毫米以上。 气象专家指出,上述地区与前期暴雨受灾区域高度重叠,降水叠加可能加剧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风险。

在广西,洪水导致街道变“汪洋”,车辆被淹,超62万户家庭断电。 重庆彭水县因山洪导致河流水位暴涨19米,近300人被紧急疏散。 云南孟通河遭遇1979年以来最严重洪水,四川部分河流也超过警戒水位。 气象部门警告,即将登陆的热带气旋可能为广东、广西等地带来新一轮强降雨,恢复工作面临更大挑战。

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郑志海表示,2023年中期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海面温度升高,大量水汽从南海和孟加拉湾涌入中国南方,叠加全球变暖影响,暴雨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 专家指出,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城市老旧防洪设施和农村有限的基础设施难以应对,需进一步加强防灾体系建设。

中国政府已启动应急响应,部署消防、武警及地方救援力量参与抢险救灾。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针对多省市维持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工作组赴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协助防洪。

暴雨洪灾造成农田、房屋及道路严重受损,经济损失巨大。公众呼吁政府加强洪水预警和基础设施升级,同时关注灾后重建与受灾群众的长期安置。

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中国正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和流域修复等自然防洪措施,但专家建议,需进一步借鉴东京、鹿特丹等城市利用地下空间蓄洪的经验,以应对超强降雨。

气象部门预计,南方暴雨将持续至下周,相关部门正密切监测,确保及时预警和救援。公众需关注最新气象信息,远离低洼地带和地质灾害风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