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停止俄天然气过境供应,欧洲能源格局迎来新变局
乌克兰在1月1日正式停止通过其管道网络向欧洲客户输送俄罗斯天然气,结束了自战前签订的过境协议。乌克兰称此举意在减少俄罗斯的经济收入,但也加剧了欧洲部分国家的能源危机。
乌克兰在1月1日正式停止通过其管道网络向欧洲客户输送俄罗斯天然气,结束了自战前签订的过境协议。乌克兰称此举意在减少俄罗斯的经济收入,但也加剧了欧洲部分国家的能源危机。
随着俄乌之间持续多年的天然气供应合同于2025年1月1日正式终止,俄罗斯通过乌克兰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历史宣告结束。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周六(12月28日)表示,将从1月1日起停止向摩尔多瓦供应天然气,理由是摩尔多瓦这个欧盟候选国涉嫌拖欠债务,该国已采取紧急措施应对断电。
针对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指控挪威船只拒绝援助地中海遇险的俄罗斯货船船员,挪威船运公司Bulkship Management AS于周五(12月27日)发表声明予以否认,并提供证据支持其行为符合法律和人道主义标准。
乌克兰国防情报局称,俄罗斯正在向叙利亚塔尔图斯基地派遣四艘船只,以撤离军事装备和武器。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JCS)周五(11月29日)表示,韩国军方紧急起飞战斗机,以应对五架中国军机和六架俄罗斯军机进入韩国防空识别区(KADIZ)的行动。这一防空识别区范围比韩国领空更广,旨在维护国家安全。
挪威PST安全警察部队周一(11月25日)表示,没有发现任何理由进一步调查挪威与向黎巴嫩真主党提供炸弹寻呼机之间的关联。该寻呼机于9月发生爆炸,造成数十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乌克兰国防部长鲁斯泰姆·乌梅罗夫周五(11月15日)表示,乌克兰正在为解放俄罗斯在过去十年中占领的所有领土而战,任何声称该国将战争重点转向优先考虑安全而不是土地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4年11月8日起对斯洛伐克、挪威、芬兰、丹麦、冰岛、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随着印度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达成的一项价值1,000亿美元的区域贸易协议逐步推进,瑞士企业正借此机会扩大其在印度市场的业务版图。
挪威政府近日提出了一项全球最严格的社交媒体禁令,计划禁止15岁以下儿童使用社交媒体。该提议旨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尽管当前13岁以下的禁令已实施,但效果并不显著。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决定将202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日本飞团共(Nihon Hidankyo),以表彰其“为实现无核武器世界所做的努力,以及通过证人证词表明绝不能再次使用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