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释放六名人质,以色列与哈马斯停火协议面临考验

【纬度新闻网】据路透社报道,哈马斯组织周六(2月22日)在与以色列的最新交换中释放了六名人质。然而,双方的紧张关系为这一脆弱的停火协议蒙上了阴影,协议的未来走向备受关注。
报道称,这六名人质包括三名在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南部“诺瓦音乐节”时被劫持的以色列男子,以及一名在同一事件中探访家人时被绑架的男子。那次袭击引发了以色列对加沙地带长达16个月的军事行动。此外,还有两名人质在过去十年中因自行进入加沙而被哈马斯扣押至今。
路透社指出,其中五名人质在加沙中部努塞拉特(Nuseirat)被移交时,经历了哈马斯精心安排的仪式。蒙面武装人员将他们带上舞台,数百名巴勒斯坦人围观,随后将其交给红十字会车辆。这三人分别是奥梅尔·温克特(Omer Wenkert)、奥梅尔·谢姆·托夫(Omer Shem Tov)和埃利亚·科恩(Eliya Cohen)。现场画面显示,谢姆·托夫面带笑容,与两名武装人员亲吻额头并向人群飞吻,这一举动引发争议。以色列、联合国及红十字会此前均谴责此类展示“残忍且不尊重人质尊严”。
最后一名人质希沙姆·阿尔-萨耶德(Hisham al-Sayed)于周六晚些时候获释。这名37岁的贝都因以色列人于2015年自行越境进入加沙,此后一直被扣押。其家人透露,萨耶德曾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以色列军方表示,所有人质在返回以色列后将接受医疗评估。
这六名人质是停火协议第一阶段释放的最后一批幸存者。据路透社报道,此次释放后,以色列将释放数百名被监禁的巴勒斯坦人。然而,本周因哈马斯错误移交以色列母亲希里·比巴斯(Shiri Bibas)遗体而引发的争端加剧了紧张局势。路透社称,哈马斯周四移交的遗体被证实属于一名身份不明的巴勒斯坦女性,而非比巴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此为“残忍而恶意的违反”,誓言报复,而哈马斯则表示这是一次失误。周五晚,小型武装团体巴勒斯坦圣战旅(Palestinian Mujahideen Brigades)移交了另一具遗体,比巴斯家人确认其为希里遗体。该家庭声明:“16个月来我们寻求确定性,现在虽无安慰,但希望这是结束的开始。”
路透社分析,停火协议虽暂时中止了战争,但第一阶段即将结束。第二阶段谈判涉及哈马斯释放更多人质以换取持久停火及以军撤离加沙,预计将更为艰难。路透社援引观察人士称,比巴斯遗体事件暴露了双方信任的脆弱性,可能为后续谈判蒙上阴影。
在以色列,科恩的家人和朋友看到他时高喊“埃利亚!”,谢姆·托夫的祖母喜极而泣:“奥梅尔,我的快乐,我的生命。”然而,随着停火协议面临新考验,外界对其能否持续仍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