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所高校宣布本科扩招,聚焦急需领域培养创新人才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纬度新闻网】随着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召开,教育改革与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今年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相关内容调整引人注目,其中“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被视为一大亮点。近期,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校相继宣布2025年本科扩招计划,招生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及新兴业态,旨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

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表示,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是当前的重要任务。2024年,优质本科扩招规模已达1.6万人,今年计划再增加2万人,进一步扩大“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招生规模。这一政策导向得到了高校的积极响应。

3月7日,武汉大学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2025年学校将扩招本科生,招生计划增至7300人。此次新增名额将重点投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与新兴业态领域,旨在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武汉大学表示,此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旨在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质量。

近年来,武汉大学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已新增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多个新兴交叉专业。2025年,该校还将新增机器人工程、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等专业,并推出低空经济双学士学位试验班及人工智能、数智创新等微专业,助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支持国家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重大需求。

3月2日,清华大学宣布2025年将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名额。为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该校计划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新增本科生将进入该书院学习。据悉,清华大学此次扩招同样聚焦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领域,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

3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消息,2025年学校将继续增加150名本科招生名额,重点投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国家急需的学科领域。近年来,上海交大稳步扩大本科招生规模,年均扩招近150人,新增名额主要集中于前沿学科,以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从武汉大学到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多所“双一流”高校的扩招举措不仅体现了优质本科扩容政策的落地,也凸显了高等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关键作用。新增专业和招生名额紧扣智能制造、网络安全、新能源、低空经济等领域的紧迫需求,为破解技术瓶颈、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优质本科扩容的持续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