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库曼斯坦“地狱之门”大火获控制,半个世纪以来首次显著减弱

土库曼斯坦的“地狱之门”长期以来一直是旅游景点
土库曼斯坦的“地狱之门”长期以来一直是旅游景点。(图源:法新社)

【纬度新闻网】土库曼斯坦官方周四(6月5日)宣布,位于卡拉库姆沙漠、被称为“地狱之门”的著名天然气大火已显著减弱,火势较此前减少了三分之二。这场自1971年以来持续燃烧半个世纪的大火,因其壮观的火焰景象成为该国最热门的旅游景点。

据介绍,这场大火源于1971年苏联科学家在钻探作业时意外钻入地下天然气囊,随后决定点燃气体,导致火势持续燃烧至今。燃烧释放出大量甲烷气体,对气候变化构成显著影响。土库曼斯坦国有能源公司Turkmengaz负责人伊琳娜·卢里耶娃(Irina Luryeva)在首都阿什哈巴德举行的环境会议上表示:“过去,大火的强烈光芒在数公里外清晰可见,因而得名‘地狱之门’。如今,火势仅剩微弱的燃烧痕迹。”

卢里耶娃透露,近期在火场周边钻探了多口井,用于捕集甲烷气体,从而有效控制了火势规模。她未具体说明火势减弱的时间框架。

土库曼斯坦是全球最封闭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第四大天然气储量。然而,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该国因天然气泄漏成为全球最大的甲烷排放国,这一说法遭到土库曼斯坦当局的否认。

“地狱之门”作为土库曼斯坦的标志性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其独特的地质奇观。此次火势控制的突破不仅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可能对该国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官方表示,将继续采取措施减少甲烷排放,并优化天然气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