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MU5735空难调查进展未公开,民航局称或涉国家安全

东航MU5735
2022年3月21日,东航MU5735坠毁于广西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附近。

【纬度新闻网】近日,有网友向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申请信息公开,要求披露中国东方航空MU5735航班空难事故的最新调查情况。民航局5月19日答复称,公开事故调查进展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三十六条第(三)项,决定不予公开。

中国民用航空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东航MU5735空难)答复书
中国民用航空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东航MU5735空难)答复书(图源:网友提供)

2022年3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一架波音737-800(注册号B-1791)执行MU5735航班,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飞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飞机在巡航高度8900米时,突然急速下降,最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坠毁,机上123名乘客和9名乘务人员全部遇难。这是中国自1994年以来最严重的航空事故,终结了中国民航连续11年的无致命事故安全记录。

事故发生后,搜救人员在坠机现场发现了飞机残骸及乘客的身份证、钱包和手机等物品,飞机的两个黑匣子(飞行数据记录仪和驾驶舱语音记录仪)也在事故后数日被找到,尽管因坠机冲击严重受损。民航局迅速启动调查,并邀请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协助分析黑匣子数据。

根据《国际民航公约》第13附件,事故发生国应在事故后12个月内发布最终调查报告,若无法按时发布,需在每年事故周年发布中期声明。然而,截至2025年3月21日事故三周年,民航局仅在2023年和2024年发布了简短的调查进展更新,未提供黑匣子数据或事故原因的明确结论。2025年3月21日,民航局未按惯例发布周年声明,进一步引发公众和遇难者家属的不满。

民航局此前表示,调查组已完成现场勘查、人员访谈、残骸检查及飞行模拟等大量工作,但因事故“极为复杂且极其罕见”,调查仍需深入进行。2024年3月20日,民航局发布的更新显示,飞行乘务组及维护人员的资质、飞机适航证书、航路导航设备及天气条件均无异常,但未进一步披露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后,网络上关于事故原因的猜测不断,包括“飞行员故意坠机”等传言。2022年5月,民航局曾驳斥外媒有关“黑匣子数据显示故意俯冲”的报道,称此类猜测“严重误导公众”并干扰调查工作。美国NTSB也表示,其仅协助调查,所有信息由民航局发布。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三年多过去了,遇难者家属仍未获得事故原因的明确答案,缺乏透明度令人失望。遇难者家属也呼吁公开乘客名单以便公开悼念,但相关请求未获官方回应。

航空专家指出,事故调查的最终报告对识别安全隐患、防止未来悲剧至关重要。全球范围内,部分航空事故因证据不足或调查复杂而延误报告发布,但MU5735事故的长期沉默引发了行业对调查资源、司法干预及披露意愿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