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6省175县截留挪用超41亿惠农补贴

【纬度新闻网】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周五(6月27日)听取了审计署《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披露,16省175县截留挪用惠农补贴41.64亿元,部分资金被用于偿还地方债务和发放公职人员工资,拖欠农民补贴最长达九年,引发广泛关注。
惠农补贴是中国政府为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发放的专项资金。审计署报告显示,16省175县挪用41.64亿元惠农补贴,主要用于偿还地方债务、发放公职人员工资等非指定用途。截至2024年6月底,相关地区拖欠农户补贴平均时长一年,最长达九年,严重损害农民权益。
此外,审计发现,104县企业利用监管漏洞恶意骗取农机补贴4.78亿元,3235名基层干部冒领补贴2329.66万元,部分用于赌博等不当行为。
报告还揭示了其他资金挪用问题。13省将406.2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挪用于“三保”(保基本民生、工资、运转)支出和偿还政府债务。110县通过直接挪用或虚列支出侵占义务教育资金40.89亿元,部分用于还债、平衡预算或修建办公楼。
地方专项债管理也存漏洞,92个地区挤占挪用651.8亿元专项债资金,主要用于“三保”或偿还国企债务。9省自2023年3月起违规新增隐性债务,涉及国企垫资、向公益组织借款等,总额超60亿元。
审计署强调,被审计单位需落实整改责任,限时推进问题纠正。截至2023年9月底,2023年度审计发现的1786个问题中94%已整改,涉及金额超5380亿元,追责问责28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