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重申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周四(3月13日)召开扩大会议,重申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就2025年货币政策目标与具体措施作出全面部署。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周四(3月13日)召开扩大会议,重申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就2025年货币政策目标与具体措施作出全面部署。
周五(3月7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72亿美元,较1月末上升182亿美元,升幅为0.57%。
随着市场重新押注欧洲防务支出的增加将为区域经济注入急需的动力,欧元兑美元汇率周二(3月4日)触及年内新高。
美国零售销售在2025年1月出现近两年来的最大跌幅,显示消费者在2024年末的强劲消费后,突然缩减开支。
美国白宫发言人周一(2月3日)表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预计将于本周内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通话。此次对话可能成为美中两国寻求避免更广泛贸易战的关键外交接触。
周五(1月31日),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跌至历史最低点,受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可能实施的新贸易关税政策影响,大多数亚洲货币承压。交易员表示,印度储备银行(RBI)可能已采取干预措施以支撑本币。
周三(1月29日),亚洲股市在节日清淡交投中上涨,追随华尔街隔夜反弹走势。此前,美国科技股在经历大幅抛售后迎来回升,尤其是英伟达(Nvidia)等科技巨头收复部分失地。
日本央行(BOJ)副总裁氷见野良三周二(1月14日)发表讲话时强调,加息决策的时机判断既困难又重要。他透露,下周即将召开的金融政策决策会议上,政策委员会将基于经济与物价的最新展望报告,讨论是否实施加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18届亚洲金融论坛上就近期人民币贬值情况进行说明。他表示,近期,美元指数高企,非美货币普遍都在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有所贬值,但总体展现出较强的韧性。
中国央行决定在香港发行600亿元离岸人民币央行票据,本次发行规模超过了过去单次发行规模最大值,进一步凸显中国人民银行维稳汇率的决心。
随着中国与美国主权债收益率差扩大至历史新高,人民币汇率面临更大压力。中国央行在试图稳定货币的同时,还需应对资本外流和经济疲软的双重挑战。
韩国因“戒严风波”引发的政治动荡持续发酵,支持与反对总统尹锡悦的党派周六在全国主要城市展开对立示威活动,首尔成为集会的主要战场。政局不稳已显著冲击韩国经济与投资信心,未来局势发展引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