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台法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纬度新闻网】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周三(4月30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该法律自2025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中国首部专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旨在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道称,《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是中国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法律明确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国家支持和保护民营经济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法律内容涵盖促进民营企业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合法权益、支持创新发展等多个方面,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中指出,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就业、促进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民营企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通过立法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回应企业关切,成为当务之急。
这次立法亮点包括:明确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职责,要求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科技创新,支持其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加强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依法打击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违法行为;推动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拓宽融资渠道。
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将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增强企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法律的实施还将推动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