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回应“全面推行现房销售”:时机尚不成熟,应稳步推进

【纬度新闻网】针对近日外媒关于中国将全面推广现房销售制度的报道,以及地方个别试点政策引发的舆论热议,中国官媒周日(5月18日)发文回应称,从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来看,全面推行现房销售的时机尚不成熟,需“因势利导、稳步推进”。
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中国房地产报》刊文指出,现房销售制度近年来已在部分城市试点推进。近期,外媒彭博社报道称,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房销售制度,以重塑购房者信心。与此同时,河南省信阳市近日宣布,未来出让的住宅用地将一律实行现房销售,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文章分析称,尽管现房销售有助于保障购房者权益,减少“烂尾楼”风险,但在当前房地产行业整体处于深度调整、房企资金链紧张的背景下,全面推行这一制度面临重重挑战。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上市房企销售毛利率仅为14.6%,净利率为-8.31%,资本回报率仅为0.2233%,均创下历史新低。文章指出,现房销售意味着开发周期拉长、资金周转放慢,若无相应的金融政策支持,房企将面临更大的现金流压力,甚至可能引发新的风险。
此外,从土地市场的角度看,现房销售模式还可能抬高拿地门槛,抑制企业拿地意愿。文章举例称,海南自2020年起全面推行现房销售后,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降超过五成;而杭州2021年推出的10宗现房销售地块中,九宗因企业资金压力而流拍,最终政策被迫调整。
《中国房地产报》在文章中明确表示,现房销售作为一项涉及金融、土地、企业运营和行业生态的系统性改革工程,不能“一刀切”,更不应操之过急。未来应继续以地方试点为基础,逐步完善金融、税收、监管等配套制度,稳妥推进现房销售改革。